中共英吉沙县委员会落实自治区党委第七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情况通报
发布时间:2020-03-10 文章来源:喀什网站
根据自治区党委统一部署,2019年10月6日至11月8日,自治区党委第七巡视组对我县开展了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12月5日,自治区党委第七巡视组向县委反馈了5个方面10条问题。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有关规定,现将巡视整改情况予以公布。
一、整改主体责任落实不够到位方面
1.针对学习领会不够深入,思想认识有待加强的问题。制定《英吉沙县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英吉沙县扶贫领域理论学习常态化督查检查机制》,对全县各单位学习情况定期进行督查检查,确保学习效果。政府党组每月专题学习不少于2次,每次学习前列出学习计划,做好学习记录,杜绝“一锅煮”,2019年12月以来共专题学习6次。县发改委、教育局、卫健委对脱贫攻坚专题学习内容进行查缺补漏,收集归纳未列入学习计划的重要论述、指示批示、扶贫政策等,再次进行学习,2019年12月以来,县发改委、教育局、卫健委已分别专题学习5次。克孜勒乡党委利用一周时间,每晚对脱贫攻坚政策进行补课,并指派一名党委班子成员专门负责检查学习记录情况。
2.针对压力传导不够到位,统筹发力有待加强的问题。聘请第三方对2020年脱贫攻坚项目着手编制项目实施方案,确保项目实施效益。从2019年11月开始,按照“两上两下”的工作模式,提出2020年脱贫攻坚项目计划。2019年12月,县委专门召开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议,要求县委常委带队,分管单位主要领导参加,下乡到村,实地调研,对2020年脱贫攻坚项目再次进行复核,确保2020年脱贫攻坚项目切实可行,精准实施。要求2020年脱贫攻坚项目评审确认后,非特殊情况不允许变更,对后期再变更、出现不精准的项目,对相关单位的责任人问责,督促行业单位高度重视,切实负起责任。县商务和工业信息局、县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对2019年已实施的3个配套建设项目进行调整,城镇7村、苏盖提6村、10村配套建设项目已改造完成。
3.针对督促整改落实不够有力,整改落实有差距的问题。制定了《英吉沙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工作规则(试行)》(英扶组〔2019〕79号)文件,要求各专项组每年6月、12月分别向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半年、全年工作开展情况。2019年12月,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第23次会议上听取25个专项行动组的工作汇报。县扶贫办,组织中标企业,对色提力乡6村2019年实施的51套手工业设备的使用情况逐一进行核实,51台设备均交由贫困户正常使用,已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部分问题整改质量还需提升
1.针对产业扶贫效果还需持续提高的问题。继续实施林果提质增效工程,结合造林工作,按照“杏树补齐、新梅新建、核桃不动、红枣归并、其它按需”的原则,加强低产低效园填平补齐、改造优化和新建,实施标准化建园发展,推进以“英吉沙杏”为主的特色林果业集约化、规模化。完成补植补造1327137株。加强对特色林果生产和指导,确保林果产品产量和品质。全面开展秋冬季果树修剪、涂白和石硫合剂清园,不断提升林果管理水平,完成修剪、涂白、清园工作。积极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合作社使用“英吉沙杏”统一包装,组织参加北京、上海、广东、广州、成都、江西、甘肃、喀什等地农产品展销会,大力推介宣传以“英吉沙杏”为主的特色农产品及其加工品,不断提升知名度。成立县蔬菜办,制定《英吉沙县蔬菜发展规划方案》,加强对全县蔬菜产业发展的指导,科学规划布局蔬菜品种,确保蔬菜种类。对现有拱棚进行集中归并,由合作社统一进行种植管理。成立英吉沙县果蔬产业发展中心,引进1家蔬菜配送企业(正在建设)。通过建设果蔬产业发展中心和蔬菜配送企业,与合作社(农户)种植、管理链紧密衔接,解决群众蔬菜销售难题。向乡村两级印发宣传册,加大对到村入户项目的宣传指导力度。
2.针对资金使用效益发挥还不够明显的问题。结合“喀什地区2019年扶贫资金闭环式管理分析平台”、“财政扶贫项目资金动态监控平台”工作操作流程,随时紧盯动态系统平台,对扶贫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监控。制定“乡镇动态监控系统预警信息责任分工A\B岗位”,对扶贫项目资金使用进度按照股室责任划分进行分工监督,做好对预算单位支出任务督导以及项目资金使用监督管理工作。对资金使用存在违规及拨付进度缓慢等问题,及时报告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加快督促扶贫资金使用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并长期做好监督督导工作。截止2019年11月,煤改电项目资金已全部拨付各乡镇。
三、举一反三抓整改还不够
1.针对指导问题整改力度不够的问题。对全县所有县直单位、乡村认领问题、制定整改措施情况再次进行全面督查指导,对认领问题不精准、措施针对性不强的5个单位主要领导进行集体约谈,推动问题整改。按照主导产业至少设立1名产业指导员的要求,落实人员、建立花名册、明确工作职责,通过“三结合”进行宣传和告知,让群众了解产业指导员,目前全县1476名产业指导员(种植业526人、畜牧业230人、林果业720人)已全部在岗工作,为进一步加强技术指导力度,专门从山东省聘请14名蔬菜产业指导员,已到位开展工作。
2.针对结合实际举一反三还不够的问题。严格按照县政府制定的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公告公示制度、绩效管理办法、以及扶贫资金提款报账流程等进行监督,进一步提高扶贫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制定《英吉沙县闲置扶贫资金清理工作方案》,对全县扶贫项目资金开展闲置资金清理,由财政局汇总形成总自查报告,做好扶贫资金闲置清理工作。委托第三方绩效评价机构对各类扶贫资金使用单位的项目进行绩效审核,对绩效目标申报合理性、绩效目标执行监控有效性、绩效目标自评公允性和真实性以及自评报告内容规范性和数据准确性进行复核,确保扶贫项目实施精准、资金使用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对2015年以来实施的19个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项目进行梳理“回头看”,重点紧盯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监管不到位、虚报冒领、资金闲置”等问题,未发现此类问题。
四、针对巩固提升整改成效需进一步加强的问题。
督促涉及中央第六巡视组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的16个牵头县直单位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制定长效机制16个。制定《英吉沙县扶贫领域理论学习常态化督查检查机制》,对全县各级党组织落实扶贫领域理论学习情况进行常态化督查检查。制定《英吉沙县建设工程招投标领域围标串标等违法违规行为防范化解机制和有效防范措施》,对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短板和漏洞进行堵塞,截止2020年3月,未发现招投标领域围标串标的行为。
五、履行监督责任和监管责任还不够有力
1.针对纪委监委履行监督责任还需加强的问题。持续强化对脱贫攻坚项目、资金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对落实项目不精准、项目拨付资金滞后的相关责任人追责问责,推动各级党委脱贫攻坚主体责任有效落实。坚持“监督的再监督”,召开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联席会议,下发督办通知单,督促行业部门上报监督检查报告,全面压实行业部门监管责任。坚持“用身边人、身边事警示教育同类人、同类事”,深化警示教育,下发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典案例通报,召开警示教育大会、退赔大会,开展以案促改,切实做到让该知道的人知道,该吃药的人吃药。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的培训力度,采取召开培训班、跟班学习、以干代学、“大练兵”、一月一测评等方式,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监督执纪能力,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追责问责。
2.针对行业部门监管作用发挥还不充分的问题。制定《项目实施监管制度》,加强对项目实施的监督指导。对正在实施的和将要实施的项目,由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分片区定期进行督导管理,并督促第三方发挥监理职责,严格按照施工合同中的质量和时限要求,督促施工方加快项目实施进度,保证施工质量。积极扶持养殖合作社正常运行,将养殖经验、养殖能力、养殖条件不达标的贫困户的牲畜集中托养,向乡村两级印发宣传册,宣传科学有效的养殖方法,印发至每村每户,使养殖户都积极参与,学习科学养殖的方法。引导养殖龙头企业、专业养殖大户等,采取组建合作社+公司+养殖基地+农户的多种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继续发挥好良繁场带贫益贫作用。大力实施“畜牧业发展增收工程”,以“良种、良舍、良法、良料、动物防疫规范”为示范内容,创建科学养畜示范村、科学养畜示范场、科学养畜示范户等,调动群众参与入户项目的积极性。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巡视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向我们反映。
联系电话:0998—3622371
邮政地址:中共英吉沙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电子邮箱:yjsxjj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