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监察机关用好红色资源 精心组织党史学习教育
发布时间:2021-03-23 文章来源:喀什地区纪委监委宣传部
连日来,喀什地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结合实际,充分运用红色资源,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党史学习教育。一处处红色地标成为现场课堂,让跨越时空的红色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芒。
3月22日,喀什地区纪委监委机关干部在喀什博物馆参观学习,全面了解喀什历史,增强对新疆“四史”的认识和理解,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杨新远 摄
在麦盖提县吐曼塔勒乡吐曼塔勒村的“红色小屋”里,一枚枚党徽、一张张照片、一本本发黄的文献.....这些带有时代烙印的“红色”文物,是该村脱贫户马木提·卡地尔54年来一件件收集而来。如今,这间小屋子陈列了700余件各类红色文物,成为当地有名的红色教育资源。3月15日,吐曼塔勒乡纪委(监察办公室)组织纪检监察干部在这里接受了一堂生动的党课。
“小屋面积不大,但却承载了很多。看到党徽的演变历程,我们更加深刻了解到我们党怎样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光辉历史,也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吐曼塔勒乡纪委书记王龙翔在听完马木提·卡地尔对党徽的讲解后深有感触地说,在新的历史时期,纪检监察干部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强化对巩固“四个不摘”“八个不变”政策落实监督,通过“监督检查+负面清单”的工作模式,确保吐曼塔勒乡产业扶持、教育资助、医疗救助等制度落实落地,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红色小屋’里收集的不仅仅是书籍,更是革命先辈的机智勇敢和理想情怀,每次来内心都深受震撼。”吐曼塔勒乡纪检干部李海平说,会倍加珍视此次党史学习教育,从学党史、学新中国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让革命精神代代传承。
英吉沙县乌恰镇纪委全体干部用好用活红色资源,通过开展缅怀先烈丰功伟绩,接受红色传统教育等活动,为今年工作起好步、开好头打下基础。张晓妮 摄
喀什市帕哈太克里乡结合国家两代领导人的回信建立了红色教育基地,积极发展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得天独厚的红色历史资源成为当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鲜活教材。喀什市纪委监委深挖当地红色资源,推出了集参观、培训、体验为一体的党史学习教育课,党员干部认真聆听革命故事、重温“两封红色书信”记忆、缅怀革命历史,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1953年底,分到了田地当家作了主人的帕哈太克里乡农民给毛主席写信表达敬意。毛主席回信说:‘你们已经从地主阶级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束缚中获得解放,希望你们在爱国丰产的口号之下,更加团结,努力生产,改善自己的物质生活;并在这个基础之上,一步一步地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1993年帕哈太克里乡粮食总产达1179万公斤,比解放初期增长近十倍。备受鼓舞的群众又给党中央写了感谢信,随后收到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的回信……”纪检监察干部认真聆听着解说员讲解,当听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回信,宛如一根红线将党中央和边疆群众紧紧地连在了一起,也给这里的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两代领导人的回信激励着这里的人民……”时,现场爆发经久不息的掌声。
喀什市帕哈太克里乡纪检监察干部刘攀深有感触地说:“如今的帕哈太克里乡,沐浴着党的富民政策,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特色旅游村、水稻村、水产养殖村,老百姓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日子越过越好。”
3月17日,泽普县纪委监委组织纪检监察干部到刘国忠先进事迹展示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自觉接受红色传统教育。车海萍 摄
3月17日,泽普县纪委监委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全县纪检监察干部100余人参观刘国忠先进事迹展示馆,自觉接受红色传统教育,让党史学习教育“红”味十足。
在参观过程中,讲解员详细讲述了全国“最美村官”刘国忠几十年来扎根南疆最基层,把各族群众当亲人,全心全意服务乡亲,为村民办了大量好事实事的感人故事。
展厅里的一幅幅图片,一段段文字,一件件实物,生动再现了刘国忠与村民促膝谈心,带领村民发家致富的各种场景,把纪检监察干部的思绪拉回到那些积极奋战、共克时艰的日日夜夜。大家凝神望着玻璃橱窗里那金光闪闪的奖杯,心灵受到触动,思想得到升华。
在鲜红的党旗面前,纪检监察干部再次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拳头紧握,目光如炬,再次重温入党誓词表明践行誓言、勇担使命的坚定决心。
泽普县纪委监委干部张晓朵深情地说:“新时期的纪检监察干部,要发挥好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把党史学习教育转化为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强大动力,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参观结束后,全体参观人员开展了讨论,通过追忆刘国忠无私奉献的精神,畅谈工作、剖析不足,矢志不渝传承红色基因,让“信仰坚定、对党忠诚、艰苦奋斗、拼搏实干”的刘国忠精神成为每一名纪检监察干部的坚定追求,提高了全体干部的廉洁从政意识。
叶城县纪委监委组织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参观叶城县烈士陵园、邓缵先纪念馆,全体党员在纪念碑前,面对党旗,庄严宣誓,重温入党誓词,向革命先烈郑重表达崇高的敬意和缅怀之情。李杰 摄
党史中蕴含着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密码和赤诚为民、忘我奉献的血脉基因。位于叶城县烈士陵园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邓缵先纪念馆,位于疏附县托克扎克镇阿亚格曼干村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疏勒县张骞纪念馆,以及英吉沙县“自治区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等红色资源成为喀什各级纪委监委学习党史、凝聚力量的生动课堂和有效阵地。在这些红色教育基地,喀什地区各级纪检监察干部重温历史,现场接受对党忠诚革命传统教育,树牢信念、鼓舞斗志,并将学习感悟转化为干事创业、勇担使命的强大精神动力,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