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地区:向食品问题隐患“开刀” 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发布时间:2020-01-08 文章来源: 自治区纪委监委网站
“喀什市卫红鲜粉店、巴楚县帕科特木食品有限公司等三家生产企业未取得营业执照和食品生产证而加工食用醋、粉条、调味品和淀粉制品,生产环境脏乱差……”近日,一批无照无证生产小作坊因食品安全问题被曝光,引起喀什地区各族群众的关注和点赞。
“食品安全是天大的事儿!这样的曝光有力度,让他们不整改就没有市场,这件事抓得好!”巴楚县巴楚镇一名社区居民的话道出了喀什地区正在开展的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的初步成效。
据了解,自2019年9月以来,喀什地区狠抓专项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工作,并将食品安全问题整治作为重点,由地区纪委监委牵头抓总,督促市场监督管理、公安、卫生、教育等13家单位发起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剑指小食品生产加工、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保健食品安全、食用农产品安全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问题,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疏勒县巴仁乡欧吐拉克其其村有一处油脂加工‘黑作坊’,既没有食品生产许可证,也没有营业执照”“麦盖提县麦盖提镇、巴扎结米镇居民家中有凉皮加工点”……集中整治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举报方式一经公布,群众举报便找上门来。
针对食品安全屡禁不绝的问题,该地区纪委监委在专项整治工作中,坚持以解决群众关切的突出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先后多次召开整治工作协调会,逐项强化整治方案,压紧压实牵头单位和配合单位的责任,督促各派驻纪检监察组推动专项整治工作抓深抓细抓实。
专项整治中,全地区共检查出问题小作坊409家、依法取缔76家,立案查处36起,移送公安机关1起,一些被隐藏在居民家中的“黑工厂”“黑作坊”“黑窝点”被连根挖出,老百姓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整治效果。
除了小食品生产加工领域,规范学校周边食品经营行为和食用农产品安全,也是这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的重点。针对中小学校校园周边食杂店和小餐饮经营管理漏洞,该地区纪委监委派驻相关单位纪检监察组发挥贴近监督优势,督促各职能部门党组履行主体责任,强化督促检查,完善制度建设,堵塞管理漏洞,整体推进专项整治。在专项整治中,校园周边食品经营户是否无证经营、是否有“三无”食品和过期食品、是否存在“脏乱差”现象等系列问题被逐一“过筛子”。
“确保孩子在校期间的饮食安全,家长才能放心。”喀什市第十小学、实验中学的家长们就是这次整治行动的受益者。
为了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广泛收集问题线索,专项整治组还通过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校园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告知书,以及设立举报热线等方式,推动专项整治见成效。据了解,这次开展的学校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依法取缔无证摊点51个、被没收下架的不合格食品3217公斤。
“整治工作开展到哪里,监督就跟进到哪里。发现违纪违法线索,优先处置严肃处理。”前不久,在该地区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的督促下,相关部门加快推进“食品安全快检进市场”活动,把好“从农田到餐桌”的第一道关口。对未履行规定职责、卫生不符合要求、无健康证的11家经营户下发了《责令改正通知书》,食用农产品安全整治成效受到群众好评。
“整治成果要经得起老百姓的检验和评判。”该地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要在“抓常”和“抓长”上下功夫,着力建立长效机制,真正形成全社会重视、支持、参与食品安全问题整治的浓厚氛围,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喀什地区纪委监委 杨新远)
(来源:自治区纪委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2020-01-08 11:07 链接:http://www.xjjw.gov.cn/show/450-140980.html)